20110430
打開冷藏櫃,計較著挪著每一樣的蔬菜,好讓空間再大一點。
這些日子,家裡的飲食也所變化,雖與過往沒太大的取代,但添了許多新戰士,都是我們為爸爸組的健康軍團。
這兩天,總團長又不在家了。
小小狀況總會有,我們都在調適,希望每一次突發時,出發動作可以更快狠準。
親愛的舅媽帶來一塊大拜拜的手工蘿蔔糕,熱呼呼地在餐桌上,漫煙絲著香氣。
我的小狗狗趴著桌邊,目不轉睛地看著。
等團長與他的愛妻回來,一起享用吧。
舅媽總熱情地,活力地說著:『人多一起吃,不管什麼都好吃了!』
我想起了,在英國時,為了嘴饞做了『鹹粿』。
有喜歡分享的對象,真的當時就覺得怎麼這麼可口啊!
簡單的食材就可以把家裡當做永和豆漿大王或式是港式茶餐廳。
靈感來自於阿D。
食材: 黏米粉, cabbage(包心菜),培根,香菇,油蔥酥, 黑胡椒粉 (還可以加蝦米)
(菜換上白蘿蔔絲,就是蘿蔔糕)
做法: 把包心菜切絲,因為包心菜的水分少,所以我沒特地脫水; 培根切小小塊,香菇切小小丁。
把黏米粉拌入水攪拌勻成糊,水量可以用手感去判斷。(妳/你可以的!XD)
○( 關於多少水分,可以不要在一開始就加入一大堆水,以少許水慢慢加入和,才好控制水量)
把培根丟入鍋小火炒熱,等出油後,再炒香菇與菜絲,最後再加入油蔥(炒過久會變黑)
培根本身有鹹味,我沒再多灑鹽只有轉進胡椒粒,若想加重些口味可以多加。
然後把黏米糊倒入再一起均勻拌炒
最後倒入錫箔方盒,以電鍋蒸。
一般像這樣的鹹粿,保存方式,用濕布裹著在冰冰箱才好保鮮;不容易表面濕黏或是糊了。
如果蒸出來後,過乾硬,可以在內鍋加水再蒸過,多少能彌補。
為什麼我說燈亮了呢?
那些快夏令時刻的日子們,天色明亮的,總讓人容易忘了晚餐時間。
而每次都非得要肚子鬧脾氣了,才發現時刻裡的為晚。
開了燈,熱了鍋又煎後,端上桌已是快睡覺時刻。
熱鬧無比的小廚房,成了最歡愉的焦聚!
無論晴或雨,好的,壞的,心裡頭夠篤定,怎麼都是美景。
當人們在屋內灑淚,怒吼漫罵的無理時,牆外的摀住耳朵,仍珍寵陽光下的恩典,綻放。
我喜歡那個時候無比堅忍,無所謂的精神。
現在,我也如此地對自己喊話。
可以很美,不是嗎?
不管多少回的醜惡重疊;那怎麼都不可能與膽小為伍。
昨夜電話響了,那一頭老妻傳達了父親的愛意;
;『那些不短的日子,女兒真的把我照顧的無微不至,人生啊!
真的值得了。』
我話別處了,說了無關的:『剛剛開始下雨了,還好被子早些時,曬乾了。』
怎料許久,心頭還是又酸又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