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1006
原來,只是隨意走走,肩膀上無憂的,就是輕旅中最好的美意。
原來,夜裡的港口,更美了,不用在意白天的灰矇矇是否遮蔽了心中想要的藍天以及白雲。
天津。
是友人"精心"安排下,"我們"最後一天的旅程。
喔!我們要離開北京啊!
那還沒開始旅行的北京,就這樣要探訪另一地。
很近的,坐上跑很快的火車"和諧號,約半小時就到了。硬體上,中國真的很發達了。蘇小姥姥逛京城一直很訝異,佩服不已,尤以在人民的相襯之下。我們從北京火車站開始,比機場還寬敞,閘口一格一格的,票務動線皆很方便。帶上台胞證,就可以暢行了。來回約台幣八百元不到,還能坐上頭等艙。
椅子的大小大概就是飛機商務艙的,真的很棒。
一出站,天津港。
灰矇矇的一層,小車的鳴笛聲不斷,與北京一樣,亂中有序。
經過了幾天,對於街道上的爭恐不下,我較能應對了;不能說有趣,但確實有刺激感,每搶些了一步,成就感不少呢!
畢竟在什麼都讓的英國,被寵壞的路人,能在這有一點膽識,確實需要被獎勵的。
那些天,與友人,我們總是逛這種古文化街。
『津門故里』
是天津市的一條由仿中國清代民間小式店鋪組成的商業步行街,為以天津天后宮為中心的「宮南大街」和「宮北大街」,是天津最早的文化、宗教和商貿聚集之地。(維基百科)
問我到底喜不喜歡?
嗯...
老實話:不喜歡!
可是,就像去了九份卻不去老街嗎?
但老街上所販賣的,讓我總是一撇而已。
我沒有嚐到狗不理肉包,喔!友人說他不喜歡。
所以我們隨意嚐,隨意逛,中國到哪總是滿滿得人潮,能夠擠過一個又一個,如同賽跑,贏一個算一個。
天后宮,就是廟宇,我們兜了一圈。
我沒被友人聳動了買筷子。
自己不想要的東西,更不會想買來送朋友當紀念品。
我買了這;十八街麻花。
大概就是很隨意地什麼口味都挑一兩個,帶回去給大家嚐嚐。
在中國那些天,對於買紀念品,真的苦了我。
還好,身邊朋友對我都沒有太大的要求,我買什麼,大家都賞臉。XD
天津的風情與北京沒太大差異,至少這這樣的老街上,我看不大出來。
不過天津的街道上,總有這種熱茶,"茶湯"。
一個大大的茶壺,倒入熱茶,加上各式各樣的粉類。
我聽友人形容的好,但這天天氣些許的襖熱,又不想捧著滾燙的碗走著,所以我也只是看看大家邊走邊吃。
我們看人畫糖,看的開心。
不得不說,他們的功夫不是三兩句可以了得。
當蝴蝶下還掛上兩個小羽翼,搖晃著時,我跟友人都不經讚嘆了一番。
師傅的手藝真是細膩。
喔!
不管是在北京,還是在天津,走在街道上,總是可以大家手上在把玩核桃。
兩個以晶亮的核桃在一手掌裡相互滾動著,頻率相同的。
當地人專注地,窩在這小小的區塊,認真挑選,找尋相似的另一個。
這我也看的著迷。
雖然每一個,我看起來都一樣。哈哈!
小攤,很多。
什麼都能賣。
包括新台幣。
我與友人好奇地蹲著正反面看來看去,看不出真假。
所以快快地我們都結論了:『應該是真的。』
還有,大家都愛賣"毛主席"。
在我看來很新穎;如果說這也是一個國家的認同感,何嘗不是這國家的鮮明文化。
我笑稱我在這應該不致於餓死。
跟布醬兩個人,把家裡的雜物都搬來這賣,至少可以撐個好些日子。而且很悠哉呢!
在我意興闌珊好大半個白天後,還有不得了的一小時"按摩"折騰後,我們來到了"天津意式風景區"。
而這我才覺得,得以擺脫了"好無聊"。
雖然這些過去的租界區仍然是人潮,但多少有些許的似幻熟悉。
還有可以歇腿,一點酒精汽水,一點小食。
還真是通通安慰了我呢!
漸昏的天色,各玩各的對桌,讓我輕鬆不少。
夜晚的涼風吹著,我們慢步走回天津港。
遠離了租界區,高起的大樓,寬大的馬路,我不記得我們談論了什麼,但真的很愉悅。
人潮漸少了,我不慌地走過街,還拍了照。
好像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步調,心情舒緩了好多。
天色雖黑了,心情卻漸明朗。
一早就看到的解放橋,在夜晚的時刻,有河水的漂動,更有風貌了。
亮了燈的橋,人車往來,好不熱鬧。
這租界時期就留下來的鐵橋,讓我走過了橋,一時之間可興奮得不得了呢!
沒搭上原本計畫中遊河的船,我們就在海河邊慢慢走。
離搭車回北京的時間還有一個多小時。
就像老朋友吃完飯,平常的散步,走累了,坐在長凳上歇腿閒聊。
隔著河,我們看著天津港的亮燈,我們直呼好美阿。
托大家的福放天燈,祈福許願,我們看著一一升起的燈,也覺得滿滿的幸福。
不停地數著這是第幾個,飄遠了。
兜售天燈的商人,對著來來往往的綠人喊著『十元買個願望吧!』
穿越了那些仰頭幸福的臉龐;我們也搭車回北京了。
做為一個特地來訪北京的旅人,我默默地在心裡確定了之後三天一定要一個人冒險的心意。
那晚,我沒特地和友人道別。
他向左,我向右地各自回住所。
連頭也沒回地暗自瀟灑地與友人say bye bye。
十四年過去了,原來,我們都找到了各自最好的位置。
那天,我記得他對我說:『妳真的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
我想你也是;
對於告別,我們都視為“新的出發”;沒有眷戀。
謝謝你,友人,陪了我一段。
也許再14年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