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092009
來泰國的第四天,姐姐與姐夫一早開車帶著我們一起來到了桂河大橋。在車上還吃著榴槤,嘻鬧著說著沒有意義的玩笑話。下了車,很寂靜….前頭走著的沒有東方面孔的旅者,來來往往的人群,腳步卻顯得很輕。似乎,都有一顆細膩的心想以自己小小的力量來撫平歷史的傷痛。沒有護欄的橋,大家走得格外小心翼翼。這是大家口中說的 “死亡鐵路”;二戰留下的傷痕。可是,身為後人的蘇菲走著這條鐵軌,並不想停留在悲傷的情緒裡。而是;懷著感激的心,謝謝他們用血淚,用生命去完成這條運輸線。並且,讓那些在這長眠不能回祖國的靈魂感受到,我們並沒有遺忘了他們。也許,從不曾到過這的日本人,心理一直有著不能說出口的遺憾與愧疚。
姊姊不單只是讓我們來回走了一趟,還讓我們搭乘了一段火車。
而貼心的姊夫呢,獨自開著車到另一個車站等著我們。
這火車呢,跑的非常緩慢,當時我還誇下海口,說不定跑的比火車快
內部像極了台灣早期的普通車,上頭還有電風扇轉著,轟轟響。雖然一年四季都是濕熱天氣的泰國,趴在窗口,鄉間的風很涼快。取代著有咖啡薯片餅乾販賣的推車,在車上來回走著的是辛苦人家兜售的好手藝。
沒能大膽嘗試,卻由衷希望她能空盤歡喜下車。
沿路,我們喜歡討論那瘦骨如柴的牛兒們,姐姐說著這兒的牛都長這樣。
每個國家,總有些自己的風貌。有時候,很不小心地會脫口而出,
哇!好泰國牛喔!
那是一種最醉心地直來直往的讚嘆異國文化的奧妙。Fantastic!
老舊的鐵軌,讓火車一度脫軌了在路途中。
爺…悠悠然地騎著腳踏車順著風與我們的慢慢拉長了距離。
最讓我讚嘆的是這一幕…
木架支撐的鐵軌,嘎嘎作響,時而不時地車身晃頭晃腦。
乘客紛紛探頭出來,拿著像機努力地記錄下眼前所看的遼闊。
經過了這段,我們也到達了我們的目的地。
捨不得的又徒步往回走了些,再看它一眼。
陰雨綿綿的此刻,空氣好潔淨,深深了吸了一口氣;
活著,真不賴。
我們在附近的路邊攤,吃了一盤炒河粉;自己買了養樂多。
大人們再談些什麼,已不記得了。
我和老大只自顧自地享受泰國美食,滿足不已。
隨意在小商店外拍的一張照片,讓我想起了十幾年前姐姐搬去泰國跟我說的話。他說泰國貧富差距很大;很多鄉下的小朋友從沒到過大都市。學校的校外活動就是搭車到都市的百貨公司參觀。他們連手扶梯都沒看過,活動裡還包括排隊坐手扶梯。十幾年後,我來了這趟泰國,也許很多情況都不一樣了。但我深信,最簡單的快樂往往最不容易擁有!有時候,我們不只是為自己而活,還可以為這社會做些什麼。姊姊為了泰北一個小村莊蓋了一所小學那只是平凡的我們沒能力出錢,但以外的我們可以關懷這社會的是無限大。